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田慧配资平台网
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肝病三科病房里,樊丽萍医生忙碌的身影,穿梭在一位又一位肝病患者之间。
面对患者们的沉默与不安,她不仅是医术的专家,更是心灵的抚慰者。许多人因肝病而遭遇社会偏见和自我怀疑,而樊丽萍,却用自己的专业与关怀,帮助患者走出阴影,找回自信。
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 樊丽萍医生
乙肝患者面临的困境
作为一名专门从事肝病治疗的医生,樊丽萍接触过许多乙肝患者,其中许多人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病痛,更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偏见。“我们遇到一位患者,她年轻漂亮,事业也不错,但却深陷自我怀疑,甚至认为乙肝毁了她的一生。她才三十多岁,恋爱也因为乙肝分手了,到现在还不敢结婚。”
“有些患者担心结婚后会将病毒传给孩子,有些患者不敢向朋友和同事透露自己患有乙肝,甚至有些患者害怕被家人知道病情。”樊丽萍说。
展开剩余67%尽管现代医学可以有效控制乙肝,并且国家已经提倡反歧视政策,但许多患者仍然深陷偏见的阴影。樊丽萍表示,她希望患者能够改变对疾病的认知,学会正视肝病、接受治疗,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。
医生实现乙肝“临床治愈”
在2025年6月28日,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举办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(珠峰)工程项目总结会上,专家介绍,“珠峰”项目已成功帮助超过1万名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。
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也设有乙肝临床治愈门诊,并积极参与“珠峰”项目。“我们希望患者能认识到,肝病并不等于无法过上正常生活。通过科学治疗,有的乙肝患者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,也就是功能性治愈,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普通人群几乎没有差别。”樊丽萍说,乙肝的母婴传播率已经降至极低,且通过规范化治疗,乙肝病毒可以得到有效控制。
“我曾遇到一位年轻患者,她刚开始治疗时,病情还不算严重,指标也比较好。她的母亲因肝衰竭来到我们这里治疗,治疗花费了七八万元。相比之下,这位年轻患者的病情较轻,表面抗原也没有显著升高,实际上她有很好的临床治愈可能性。”樊丽萍医生说,“她正在接受干扰素和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,治疗已进行了一年多,虽然疗程中有时需要暂停,但总体效果良好。我希望她通过治疗能够打破自己心中的偏见。”
樊丽萍医生正在开展治疗
呼吁重视肝脏健康
樊丽萍提到,很多肝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误区,尤其是对于乙肝和丙肝的认识不够全面。许多患者认为,既然自己没有明显的症状,肝功能也没有异常,就可以停止治疗,甚至不到医院复查。然而,正是这种忽视病情的态度,可能导致患者肝病进一步恶化,甚至引发肝衰竭或肝癌。
“有一位大约50岁的女性,丙肝治愈后,她按时复查了三年半,治疗效果很好,病毒没有复发。按照医嘱,她本应继续定期复查,但她停下了,没再继续复查。然而,几年后,她准备去旅行,顺便做了体检。结果一查,发现肝脏上有一个8厘米大的肝癌,且完全没有任何症状。她没有体重下降,也没有任何不适,身体反应一切正常,直到体检才发现这个问题。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太突然,实在难以接受。”樊丽萍说。
“肝脏是一个‘哑巴器官’,乙肝和丙肝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但它们的潜在危害却非常大。如果没有规范的治疗,这些疾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。”樊丽萍强调,除了积极预防乙肝和丙肝外,肝病患者规律抗病毒的同时,建议严格按照医嘱定期检查,以便了解病情变化、及时调整治疗配资平台网,减少肝硬化、肝癌的发生。
发布于:四川省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